“这款‘撬装式储能灭火系统’是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‘简易消火栓系统’的升级版,撬装到位后,只需接入自来水和市电配资栈,智能化一键启动即可出水灭火,智能补水,智能充电,即便停水停电仍能工作30分钟,村民或志愿消防队员可第一时间操作,无需等待专业消防队,即可打早、灭小、救初期”。5月15日,雅安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筹备组党支部书记、组长朱曾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他和团队在2025年雅安市职工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创新成果。“目前,我们已收到30多个订单。”
朱曾华在维修消防设备 受访者供图
像这样的发明创新配资栈,朱曾华已经坚持12年。
1983年出生的朱曾华,于2003年在湖北武警消防总队武汉市支队开启军旅生涯。2008年汶川地震后,他主动请缨援建雅安,在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至今。工作以来,朱曾华先后参与“4·20”芦山地震、“6·7”华峰物流火灾扑救、“8·22”特大暴雨等重大灾害救援、“9·26”32.92吨纯苯槽罐车泄漏救援、“蓝色使命”系列大型地震救援演习,以及2021年应急管理部抗震救灾综合演练等重大任务。从橄榄绿到火焰蓝,他参加灭火救援行动2700余次,营救被困群众900余人,开展消防宣传覆盖20000余人次。暴雨山洪中,他逆流而上转移群众;地震废墟里,他昼夜搜救不放弃任何希望;日常宣传中,他走街串巷筑牢安全防线。朱曾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、嘉奖5次,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团干部、优秀党员,2025年四川省“最美职工”。
2021年3月,朱曾华调任雅安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筹备组主持工作。面对筹备组刚成立,消防工作底子薄,无编制、无营房车辆、无消防员等艰难局面,朱曾华没有丝毫退缩。为组建消防救援队伍,他四处奔走协调,最终按照特勤消防站标准,成功从0到1组建起队伍;为修建营房,他日夜操心,5600㎡的特勤消防站营房拔地而起;为配备器材装备车辆,他更是多方争取,1000余件套器材装备车辆陆续到位。在他的努力下,雅安经开区消防救援事业翻开崭新一页。
地震救援遇到困难,研发横渡救援机器人;冰面救援出现事故,研发充气救援浮台;森林大火伤亡频发,研发单兵避火球;废墟救人,研发防坍塌支撑套件……朱曾华不仅是救援战场的急先锋,还是科技创新的发明家。每次抢险救援任务后,朱曾华都会认真总结复盘战术战法和装备短板,发挥自身特长带领消防员研发新装备,为救援增添“新帮手”。
“我的每一项发明,都源于救援时的不称手。有的专利孵化成果能够代替消防员血肉之躯探路,有的专利孵化成果能够提高救援效率,节约体力,每一克重量优化、每一秒效率提升,都可能成为火场中照亮生命的光。”
如今,朱曾华带领消防员维修损坏器材600余件套,延缓了器材报废周期,为队伍节约经费上百万元。由他领衔的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首个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,培养了11名专业装备维护员,将“工匠精神”注入救援一线。
(四川工人日报记者雷琰)配资栈
易跟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